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迅猛發展,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迭代升級,智能、綠色、安全需求對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提出更高要求,產業創新進入以規模應用推動發展的關鍵時期。中國電信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,持續筑牢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底座,加速升級大模型能力,大力推動“AI+”應用深度融入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,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,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。
夯實數字底座
中國電信深入貫徹落實關于“加快建設高速泛在、天地一體、云網融合、智能敏捷、綠色低碳、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”的總體要求,堅持網是基礎、云為核心,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方向,積極推進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演進升級,為推動經濟社會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筑牢堅實底座。
多元網絡升級
中國電信加快雙千兆網絡升級。移動網方面,全面建成全球最大 4/5G 共建共享網絡,5G 共建共享基站 137.5 萬站,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和清單重點場景覆蓋。寬帶網方面,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兆光網,新建 10G PON(無源光網絡)端口 181 萬個,有效支撐千城千兆業務發展。
中國電信加快網絡全光化升級。新建省際干線光纜全面采用 G.654E 新型光纖,支持長距離、高速率的傳輸網絡部署;持續深化區域一體化組網,熱點區域部署 400G 高速端口,構建全球領先的寬帶互聯網絡,全國平均時延下降 5%;政企OTN(光傳送網)精品網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及重點天翼云資源池。
泛在算力服務
中國電信深入實施“東數西算”工程,初步建成云智、訓推一體的算力基礎設施,建成京津冀、長三角兩個全液冷萬卡池,在粵蘇浙蒙貴等區域部署千卡池,智能算力資源達到 35EFLOPS。
天翼云全面邁向智能云發展的新階段,堅持以“息壤”品牌統領,打造一體化計算加速平臺、一站式智算服務平臺、算力互聯調度平臺產品矩陣,構建行業領先的“息壤”一體化智算平臺能力,實現算網調度、訓練推理、技術架構、資源管理四維一體化。不斷加強核心技術攻關,突破網絡拓撲感知調度、自研集合通信庫、算數協同、算力插件等多項關鍵技術,在萬卡規模下,斷點續訓實現 1 分鐘發現、5 分鐘定位、10 分鐘恢復、覆蓋 75% 的故障場景、MFU(算力利用率)為 47%,在國產算力領域達到業界領先水平。智算三大服務平臺上線公有云并發布混合云、輕量化、一體機版本,具備國產化環境 I+P(基礎設施和平臺)一體化產品解決方案能力,提供高效的異構計算服務、一站式的訓推服務、強大的算網調度服務,成為業界首個實現全棧國產芯萬卡并行訓練的服務商。
賦能數智轉型
中國電信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發展機遇,以及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趨勢,推動網絡、云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的深度融合,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、社會高效治理、生活智能便捷。
產業數字化
· 打造行業大模型
2024 年,中國電信聚焦教育、政務、應急、交通等細分領域打造了 50 余個行業大模型,更精準、更高效地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和變革,在創意生成、知識提煉、決策輔助、任務調度和智能交互五大場景下,將大模型技術、行業高質量數據集與數字平臺相融合,提供面向最終用戶的應用服務,為行業升級和轉型提供強大支持,打造更自然、更貼合的下一代智能交互體驗。
基于開放共贏的設計理念,打造以生態為核心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大模型全要素生態平臺,基于息壤平臺打造多云異構算力管理服務,提供從模型評測、商品選購、模型部署、數據標注、模型訓練、模型推理、模型應用全流程的大模型服務,積累全產業豐富數據集,構建簡單易用的星辰 Agent(智能體)功能,幫助用戶更好地利用大模型平臺能力,快速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模型、數據集、工具等,全面推進 AI 大模型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。
· 賦能產業轉型升級
中國電信聚焦制造、農業、醫療、教育等重點領域,加快平臺研發和數據應用,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。
數字社會
中國電信順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新趨勢,不斷提升數字化產品能力,構筑全民暢享的美好數字生活。
· 數字家庭升級
中國電信圍繞用戶不斷升級的美好生活需求,打造數字家庭“美好家”品牌,升級“一張全光網 + 一朵智能云 +一個美好家”的產品體系。家庭組網全面升級全光組網(FTTR),為用戶提供更快、更安全、更智能、更綠色節能的家庭網絡服務。IPTV 天翼高清向 AI 賦能升級,基于星辰大模型為用戶帶來超過 30 種自然語言交互點播、直播、音視頻等能力和 AI 康養、AI 教育等新場景。全屋智能煥新數字生活場景,打造 AI 家庭中屏、AI 門鎖、守護一鍵通等智能化產品,通過升級數字家庭和智慧社區、數字鄉村的融通聯動,進一步提升家庭用戶體驗。
· 智慧社區升級
中國電信全力打造天翼智慧社區,面向街道、社區等基層治理單位,推出街道云產品,提供視頻匯聚、網格管理、應急通知等應用,“云”守萬家安寧;面向物業,提供智能門禁、AI 監控、物業繳費等智能化工具,用“AI”心構筑智慧家園;面向居民,提供 15 分鐘生活圈、小區慧眼等服務,便捷居民“圈”住幸福生活。
數字政務
中國電信整合政務領域優質產品能力,參與全國多地重大政務數字化建設項目,為各級政府客戶注智賦能。打造業內領先的數字技術底座、政務數據服務體系、核心樞紐平臺及行業特色應用,發揮咨詢規劃服務及運營能力優勢,構建數字政府全棧能力體系。自主研發星海·一體化數字資源管理平臺、星辰·政務大模型、翼治·城市智能中樞平臺及翼萬象·數據要素全景平臺等核心產品,打造了智慧組工、智慧藥監、智慧養老等一系列垂直行業的定制化解決方案,全面助力各級政府的數字化轉型。
強化科技創新
中國電信落實網絡強國、科技強國戰略要求,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,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,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,加強人才培養、引進和使用,拓展產學研合作,加強上下游創新資源整合,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,科技型企業建設邁出堅實步伐。
科技自立自強
中國電信積極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增長,引進和培養一支行業領先的科研專家隊伍,培育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科技公司,力爭把公司打造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科技型企業,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,努力成為科技領軍企業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。
中國電信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,承擔多項國家攻關任務和國家重點研發項目,高標準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,創新平臺建設處于央企前列,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作用不斷增強。聚焦網絡、云及云網融合、人工智能、量子 / 安全四大技術方向,持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,全面完成云計算及算力、新一代信息通信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安全、量子、數字平臺七大戰略性新興業務布局。深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,強化人才隊伍建設,引進和培養一支行業領先的科研專家隊伍,科技人才雁陣格局基本成型。
中國電信建立 R(應用基礎研究)D(應用技術研發)O(運營式開發)相互協同的科技創新研發體系布局,形成橫向聯動、縱向一體、定位清晰、能力互補的企業研發體系。發布《中國電信研發項目管理辦法》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科研項目管理辦法》等系列管理制度,強化了對研發活動的規范管理,優化和完善企業研發管理體制機制,建立以目標和成果為導向的評價與激勵機制,開展有組織的研發,打造面向規模應用的產品,形成可復制推廣的解決方案。
產學研合作
中國電信持續拓展產學研合作與國際生態合作,加強上下游創新資源整合,深度參與國際標準組織治理,重點推動國際組織建設,拓寬產業合作路徑。
發揮企業主導作用,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創新聯合體,與四大國家實驗室、中國科學院以及清華、北大等十余所頭部高校形成“4+1+N”的合作布局,開展聯合攻關,推動重大攻關成果部署應用。把握全球數字化轉型機遇期,加快推動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(World Broadband Association,WBBA)建設,會員達 160 家,覆蓋近 50 個國家和地區,將WBBA 打造成云網技術創新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。
科技倫理
在技術研發和應用過程中,公司嚴格遵守科學倫理規范,恪守應有的價值觀念、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,充分評估新領域、新技術的潛在影響及可靠性,積極發揮科學技術的正面效應。公司依照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》、科技部等聯合印發的《科技倫理審查辦法(試行)》等相關規范意見,結合 AI、大數據、生成式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,AIGC)安全等研發業務,嚴格落實國家相關要求。
中國電信建立嚴格的 AIGC 內容審核和驗證機制,明確業務部門責任機制,提高版權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,明確生成內容的知識產權歸屬。開展全面的倫理風險評估和監控,通過倫理推理和自動決策工具,在內容生成過程中嵌入倫理判斷,防范不良的社會影響與倫理風險。依托全媒體矩陣與“翼起愛科學”科普品牌,圍繞“人工智能”“低碳”“網絡安全”等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門主題開展宣傳,增強科技倫理風險預見性。
用心服務客戶
中國電信深入推進大服務體系建設,秉承“用戶至上,用心服務”理念,以保障和提升客戶感知為出發點、落腳點,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。
產品和服務質量管理
中國電信持續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和評價體系建設,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,明確研發、上線、運營、退市等環節產品質量評估和管理要求。構建客戶視角的產品質量評估模型,覆蓋場景滿足度、功能完整度、體驗友好度、性能穩定度、觸點通暢度 5 個維度 30 余項評估指標,產品上線前開展全員內測和抽樣質檢,運營中定期實施對標體驗測評,持續跟進問題和需求閉環解決,2024 年開展 7 項產品質量測評,共 160 余項問題及需求納入閉環跟進流程。構建產品健康度評估模型,從存量、增量發展維度,對產品開展評估問效和分類施策,形成閉環管理要求,2024 年針對 468 個集約產品開展健康度評估,形成首批 100 個清退產品清單,分為清理、降級和退市三類處置。
中國電信牢固樹立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的發展思想,深化“客戶說了算”服務評價機制,解決客戶急難愁盼問題,切實提升客戶感知。
中國電信創新推出數字人、視頻客服等多模態接入服務,持續優化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流程,拓展線上服務、智能服務功能場景,提高用戶交互體驗和服務效率。
保護客戶權益
中國電信認真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等法律法規,依法依規提供產品和服務,規范資費管理,持續優化面向客戶展示的業務登記單,完善銷售品資費一體化審批管理流程,快速響應市場和客戶需求。同時,進一步加強廣告宣傳合規管理,對于違反廣告管理、侵害消費者權益、違背公序良俗、虛假宣傳等失當行為,加大檢查力度,強化監督問責,切實保障客戶合法權益。
持續深化業務合規開展,推進包括騷擾電話、垃圾短信在內的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分級分類管控,不斷提升技術防范能力。面向用戶持續提供按個人意愿設置攔截服務,在原有來電免打擾服務的基礎上,新上線短信免打擾,全年累計攔截騷擾電話 38.4 億次,攔截垃圾短信 40.5 億條,“來電來信免打擾 - 天翼防騷擾”業務用戶規模達 3.81 億。公司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治理水平保持行業較好水平。扎實開展防范通信網絡詐騙活動,持續提升技術防范能力,加強重點業務監測處置,全年累計封堵涉詐 IP 地址 11.7 萬個,關停涉案號碼 2.8 萬個,開展線上線下宣傳,反詐宣傳視頻閱讀量和觀看量累計超過億次。
中國電信不斷拓展豐富服務受理渠道,提升便捷受理、妥善處理客戶問題的能力。
打造卓著品牌
2024 年,中國電信持續深入實施品牌引領行動,不斷提升品牌運營管理水平,擴大品牌影響力。以打造管理更加精細、價值更加凸顯、行業地位更加穩固的卓著品牌為目標,深化品質基石,鑄造品牌信譽;強化品牌運營能力,塑造差異化優勢;豐富品牌內涵,強化服務型、科技型、安全型企業形象;推進品牌國際化進程,拓展全球市場。